(三)清潔取暖存在主要問題??傮w來看,我省冬季清潔取暖發展迅速,但在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改進和提高的問題,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1.清潔取暖缺少統籌規劃。長期以來,全省缺乏對煤炭、天然氣、電能、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供暖的統籌謀劃,熱力供需平衡不足,導致一些地區供暖布局不科學,區域之間、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。部分地區將清潔取暖等同于“一刀切”去煤化或煤改氣、煤改電,缺少對各類供暖能源形式的有效整合。此外,清潔取暖工作涉及面廣,職能相對分散,缺少統一管理部門,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存在職能不明確、協調聯動不足等問題。
2.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足。我省天然氣自身產量不足且處于全國天然氣主干管網的末端,對外依存度高達95%以上;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薄弱環節,特別是農村地區管網建設相對滯后,各地儲氣設施和調峰能力嚴重不足,大規模煤改氣存在著氣源不足、配套設施跟不上等突出矛盾。農村地區配電網網架結構依然較弱,配變電容量不足,戶均配電容量不足2千伏安,難以有效支撐大規模煤改電取暖。地熱能、生物質能、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還相對較低,且進一步發展面臨土地、電網接入和消納等瓶頸制約。
3.清潔取暖成本偏高。清潔取暖涉及取暖設施購置、配套管網和電網建設改造、建筑節能改造等各個方面,前期建設投入較大。據初步測算,實施煤改氣取暖用戶,每戶配套天然氣管網投資約5000元,戶內燃氣壁掛爐及其他設備投資約6000元;實施煤改電取暖用戶,每戶配電網改造投資約15000—20000元,戶內電暖器等設備投資約6000元。2017年我省實施煤改氣、煤改電工程戶均財政補貼在5000—8000元。同時,清潔取暖運行成本普遍高于燃煤取暖,天然氣和電能取暖成本是燃煤的2—3倍,地熱能、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運行成本更高,很難同時保證清潔供暖企業盈利和居民普遍可承受。
4.清潔取暖體制機制亟待完善。天然氣、電力、供熱市場主要由政府主導,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;天然氣氣價、電價、熱價等均執行地方統一定價,市場化調節能力較差。天然氣供應中間環節過多,導致成本偏高制約推廣應用。電力和油氣體制改革也處于起步階段,“有法可依、政企分開、主體規范、交易公平、價格合理、監管有效”的市場體制機制尚未完全形成。
5.煤改氣工程推進過程中面臨著一定安全隱患。當前,煤改電工程技術標準和規范不完善,造成市場標準不統一,產品質量、工程施工質量、運行維護等良莠不齊,特別是農村地區天然氣管道大多采用架空敷設,燃氣管線與電纜電線在房屋上面交叉并行,存在較大安全隱患。此外,廣大農村地區點多面廣,群眾安全意識薄弱,安全監管難度較大。
6.建筑節能水平亟待提高。我省農村地區受技術、施工條件及經濟基礎等制約,分布相對分散,建筑以土結構和磚混結構平房為主,圍護結構仍采用傳統做法,絕大部分建筑外墻沒有保溫,隔熱性能較差,能耗偏高,取暖舒適度較低,成本較高。